3/25/2010

《13點》

星期日於圖書館完成分鏡初稿,離開時,看到三個女的在長長的本梯上,手持著一個像barbie般大小,身穿復古服裝的洋娃娃在拍照。看仔細點,娃娃那豐潤的嘴唇似層相識,而旁邊那位戴眼鏡的中年女士,原來是香港漫畫《13點》的作者李惠珍。也許大家只認識《龍虎門》、《中華英雄》或更久以前的《老夫子》 這類較男性向的漫畫,其實《13點》自六十年代起也發行了多期"公仔書",是當時流行一時的鮮有少女漫畫。

現在《13點》最為人津津樂道的,是作者於故事內不停轉換的時裝戲法,活潑開朗女主角13點,配合當時作者對時裝的偏愛與創造力,令《13點》有別於其他以基層民生為主角的著名漫畫,走向出帶領時代潮流的風格。

如今作者李惠珍還會為13點娃娃製作自家設計的服飾,她都美的追求,也是女孩子作嚮往的。

希望能在下次再遇見李女士前,能把《13點》看一遍,那就能上前跟她攀談了。

3/18/2010

practice 1



買了一套鋼筆回家,已有多少年沒拿過鋼筆呢?大概有快十年了吧。
還沒決定用甚麼工具畫短篇故事,現在就拿來練習一下,反正我也想把自己的一些衣服配搭畫下來。圖中那件肩膊位置蓬蓬的外套跟lace上衣都在我的衣櫃裡,可惜我沒有皮褲,也沒有民族色彩的首飾和鬆糕涼鞋,我很想穿一下這樣的配搭啊!

3/14/2010

今天下午跑到圖書館,一坐坐了兩小時,把腦內存有的畫面修輯理順,寫進四張紙內變成故事大綱。說是大綱也不太像,因為有寫進場景氣氛跟角色主要對白,大概是不成氣候的劇本吧,再來就是把文字套進三十二格的分鏡當中,是崎嶇的山路開始,加油加油!

讀書時不進圖書館的我,現在卻要跑到那裡去寫故事,連自己也有點不太相信。不過那間圖書館很漂亮,從玻璃窗往外看有翠綠的樹木,彷彿聽到葉子被風吹得沙沙響,還有那道木造的梯子,在上面走而發出的咯咯聲清脆漂亮,愛死了!一開始為這故事改的中文名字總覺得奇奇怪怪的,或者用英文"Puppy Love"還比較好...

3/10/2010

感想像之後


昨日黃昏出席了朋友於塔石展藝館的畫展「感想像- 鄭慧蘭視覺藝術創作展」,此次是她的第一個個人畫展。

兩三年前,她跟另外兩位朋友在同一地點辦了聯展,現在,她終於獨自邁出了一大步,很替她高興。要知道辦一個個人畫展,是需要投放多少時間、精神跟心血,基本上也要花上一年,各方面的耐力消耗是不為旁人所理解的。掛在牆上的每一幅畫,不單只是她滿腔的熱誠在燃燒,還有來自她的家人、同事跟朋友的支持。

剛認識時的她是個愛畫靈異恐怖漫畫的文靜女孩。經過多年時間的歷練,在上一次的聯展中,已展現了她對藝術創作的投入,每幅畫都蘊含了她內心深處的獨特情緒。

昨天看到她幾系列的新作,感覺煥然一新,那並不是指繪畫技巧或主題取向,而是她本人的改變。記得看清水玲子的《最高機密》時,說到一條很有趣的理論,大意是指人的腦袋記下來的影像,亦即記憶,是不客觀的,當景物盡收眼底,再傳輸至大腦時,已混入了許許多個人的情感,一個美男子也不可能符合每個女生的口味。畫畫的情形也差不多,只是影像不落在大腦而是畫紙等媒質上,而注入的情感可以放大很多倍,甚至是實體化變成幻象,所以一幅畫整體予人的感覺,以及當中的一些天馬行空的描繪,其實都是畫者在大聲說著個人感受,是一句句無聲的言語。

慧蘭的作品向來坦率,今天的筆觸、用色比以前豁然開朗得多,很溫暖,過往的一些陰霾都像煙銷雲散了般,她大概很快樂地享受現在的生活,期待她的繼續成長和變化。

3/09/2010

封存?開箱?

剛認識的朋友知道我畫漫畫,會問:「你畫過甚麼漫畫?」

答:「澳門日報兒童版。」很標準的答案,因為那是本地人所共知的媒體。

最近一些原因,在電腦內翻了翻舊的檔案夾,找著找著,才發現自己在社會打滾的日子裡,原來也畫了一定數量的漫畫。可能作品一直都是兩至四版,所以總覺得自己畫得很少,連代表作也沒有一件。

朋友說我應該畫一本個人漫畫,令一路更好走,但我會推搪說沒那個時間和能耐。的而且確我到現在也沒那種自信,要重拾,必須捨棄很多很多,因此在這條被迷霧籠罩的路上一直搖擺不定。回看那些多樣、零碎的漫畫,結集起來有點困難,唯有那樣快速的老去然後被封塵於電腦內,等待著被需要的那刻。這一個虎年,或許是時候檢視過去,創一新未來的我了。

那份沒刊登的《番茄樂園》也想把它完成啊。

3/03/2010

我的《零壹》


澳門創作人協會2010年又有新項目了,主題是「未來」。
一個通宵把這段動畫基本上趕起了,我除了替公司製作水準不高的聖誕咭外,幾乎是不用Flash的,今次的新嘗試可謂費盡腦汁跟九牛二虎之力。

我真的很喜愛大自然,希望大家能好好保護跟愛惜生活在裡面的任何生命。
(希望大家在看到中段時,請自行把「爬山」轉為「行山」,本人之語病也。)